优量公司坚持“以人为本”的用人理念,选拔人才、善用人才、培养人才、留住人才。
原则一:忠诚第一、能力第二。
忠诚是一种品质,只有勇于承担负责、忠诚于公司、忠诚于老板、忠诚于团队、忠诚于自己、具有较强的执行力、自动自发、注重细节、敬业乐群等诸多方面,则具有强大的竞争力,就可以使自己从容地走向优秀、卓越和成功。
勇于承担责任:忠诚就是责任,没有任何借口;
忠诚于公司:维护公司利益是基本的职业道德;
忠诚于老板:做老板的得力助手
忠诚于团队:任何时候都需要团队精神
忠诚于自己:你在为自己工作
原则二:大胆提拔、任用年轻人。
《史记》中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:汉高祖刘邦有一次与韩信谈论指挥打仗的才能时,问自己能带多少兵,韩信说只能带“十万兵”。刘邦又问韩信能带多少兵,韩信说“多多益善”。刘邦就讥笑他,那你为什么被我擒了呢?韩信当时解释“陛下善将将”。韩信的话不是阿谀,而是切实道出了一个领导者所必备的素质。孙权带兵的水平也很蹩脚,他几次指挥攻打合肥,几次都是损兵折将,尤其逍遥津一役还败得很惨,几乎连老命都送掉。但孙权“将将”的本领即使老谋深算的曹操也叹为观止,说“生子当如孙仲谋”。“善于将将”,这是孙权超过他的父亲和哥哥的地方,也是作为集团领袖的独特长处。
孙权治理国家的法宝是招揽人才,重用人才。他上台伊始便“广招贤士,重用谋臣,开设宾馆于吴会,顾雍、张闳接待诸宾”。短短几年中,先后招揽了鲁肃、诸葛谨、阚泽、薛综、程秉、朱桓等一帮文臣;吕蒙、徐盛、丁奉、陆逊、潘璋等一帮武将。尤为难得的是,甘宁本是黄祖的部将,又曾在战场上杀了东吴大将凌操,但后来甘宁来投奔,孙权不但尽释前嫌,反而虚心向甘宁请教并委以重任。由于孙权的虚怀若谷,敬贤重能,东吴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形成了人才济济的局面,真正走上了全面强盛,成为当时唯一足以与曹操抗衡的政治集团。
更为重要的是,孙权善于任用人才,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,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。像赤壁之战,攻取荆州,夷陵之战及抵御曹丕的进攻等一系列重大战役中,孙权都是将指挥战争的全权委托给前方的军事统帅,放手让他们施展自己的才能,真正做到了孙子所说的“将能而君不御”,从而书写了三国战争史上的许多辉煌篇章。
原则三:没有执行力、何来竞争力。何谓执行力?执行力“就是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”的能力。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—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,能力是基础,态度是关键。理论不等于实践、知道不等于做到、目标不等于成果,执行力就是架在二者之间的桥梁。
市场经理